东大寺大佛 -毗卢遮那佛-
由于相继发生政变和叛乱,圣武天皇决定借助佛法的力量解消社会不安(镇护国家思想),在全国推进创立国分寺,同时发愿建造大佛。东大寺正尊毗卢遮那佛作为世界最大金铜佛像得以铸造,并于752年举行了盛大的开眼法会。
◇ 毗卢遮那=梵文Vairocana的音译,意味太阳·光明,是华严经的最高佛。平安时代(794-1185),被密宗视为宇宙根本的大日如来佛,由毗卢遮那佛发展形成。
奈良的大佛有多大?
坐高1,498cm脸长533cm脸宽320cm眼长102cm鼻宽98cm鼻高50cm口长133cm耳长254cm手掌长度148cm中指长度108cm脚长374cm膝高223cm铜座高度304cm石座高度252cm〜258cm
佛教传来 -佛教是怎样传到日本的呢?-
公元前6世纪(有学者认为是公元前5世纪)诞生在印度和泥泊尔交界区的释尊(释迦族王子)倡导的教义被称为佛教。青年时代的释尊,深深感触于人之生老病死等苦恼而出家,经过约六年的苦行和暝想成为佛陀(觉者),并且认为任何人都有可能获悟而成为觉者,由此开始传播教义。当时的日本还处于绳文时代,居住竖穴式房屋,以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。释尊传教45年,于80岁圆寂,其后弟子门在印度各地传播佛教。公元前270年左右即位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致力于推崇佛教,为此佛教由健驮逻、巴米扬等国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,在538年(或552年)由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传到了日本。
- ◇ 释迦族=喜马拉雅山麓的小国,形成于泥泊尔西南部的部族国。释尊诞生在蓝毗尼。
- ◇ 释尊=释迦穆尼世尊的简称(释迦国的圣人),本名乔达摩·悉达多 。
- ◇ 佛陀=佛,悟会真理之人。
- ◇ 入灭=进入涅槃,佛陀去世。
- ◇ 涅槃=断去烦恼,获得绝对自由。
- ◇ 烦恼=烦扰人身心的迷惑之心
- ◇ 健驮逻=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
- ◇ 巴米扬=位于现在的阿富汗
- ◇ 百济=位于现在朝鲜半岛的中西部
创建国分寺的诏书-为什么建造东大寺?-
佛教传入日本后,圣德太子(厩户皇子)等人积极吸收推广教义。 京城由藤原京迁到平城京不久,皇族间的权力斗争、政变、瘟疫、自然灾害等频频发生,741年圣武天皇下诏创建国分寺,地方诸国各需造佛像和建七重塔,以佛法的力量来拯救国家。
◇ 创建国分寺的诏书=为镇守国家在各国(当时有62个地方政府)修建佛教寺院,创建国分寺和国尼寺。
从塔婆到佛像 -为什么铸造大佛?-
在释迦穆尼去世500年后人们开始建造佛像。当初是阿育王倡导将放置有释迦穆尼遗骨(舍利)的塔婆作为礼拜的对象,渐渐地圣树(菩提树)、圣坛(台座)等被视为释迦穆尼的象征受人礼拜。其后,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之时带来希腊风格文化,受其影响人身佛陀(佛像)诞生。
公元1~2世纪在健驮逻、马图拉(印度)等地开始出现佛像,并经过丝绸之路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。
据说东大寺大佛是模仿中国洛阳龙门奉先寺的毗卢遮那佛而造,更是相称于东大寺(镇护国家的佛教据点)的正尊。
奉先寺大佛(中国·洛阳的龙门石窟)
- ◇ 亚历山大大帝=希腊的帝王,远征印度西北部时带来希腊风格文化。
- ◇ 希腊风格文化=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风格。
- ◇ 马图拉=位于现在的印度中部
- ◇ 龙门=从北魏时代的494年开始直到唐代以后开凿了许多佛教石窟,总共约有9万尊佛像。
- ◇ 奉先寺=唐武则天时代(675年左右)建造的大佛最有名。
从大佛开眼供养会到现在-大佛开眼以后-
752年,大佛开眼供养会(用毛笔点出大佛的眼睛,以此迎接大佛灵魂的仪式。)在东大寺举行。 开眼的导师是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僧正-菩提仟那。同时还有以中国、朝鲜为首的诸国音乐、舞蹈表演,该法会也是当时东亚最大的国际盛事。 作为镇护国家的寺院,东大寺需要广泛研究佛教教理,设置研究华严、法相、三论等六家宗派(南都六宗)的研究组织,作为六宗兼学的寺院拥有相当于现在的国立综合大学的机能。六宗之一的华严宗最受重视,供奉的正尊是华严的毗卢遮那佛。东大寺大佛的佛头曾经在855年大地震时掉落。之后在1180年的源氏和平氏的内战中,武将平重衡火烧南都时,大佛殿等被完全烧毁。虽然不久得到重建,在1567年的军阀内战中,大佛殿等再次毁于战火。长期遭受风雨的大佛直到17世纪末才得到修复,并于1692年举行了开眼供养会,重建的大佛殿于1709年举行了落庆供养会。 1868年明治政府发布神佛分离令(废除神佛合一分的思想,指定神道为国家宗教。),南都诸多寺院由此衰亡。大佛殿尽管也一时陷入被人遗忘的处境,仍然顶住困难进行了解体修理工程,到了昭和时代更进行了“昭和大修理”。